会员登录 | 注册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
时间:2022年04月25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

    424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副主席王丹、毛国典、叶培贵、代跃、刘月卯、张继、张建会、张胜伟、顾亚龙、鄢福初、潘善助出席会议。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张潇羽,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彦,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有来,以及中国书协机关处室负责同志、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围绕“书写时代”主题,听取了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的筹备情况,就如何深入生活、组织主题创作,做好协会工作,推进书法事业发展举行主席团学术研讨。主席团成员聚焦十一次文代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结合履职情况和艺术创作实践,各抒己见,畅谈感受(发言摘编附后)。会议审议了中国书协八届理事会2021年度考核情况、个人会员入会细则调整等事项。

    孙晓云

    中国书协主席

    迈入新征程要怀有中华匠心

     

    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文联要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任务,聚焦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去年,我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伟业大型书法展,将党史教育、宏大叙事、个人书法艺术追求充分融合,收到良好的反响。今年是我们党召开二十大的重要之年,我们要接续去年伟业展,进一步做好重大主题书法展览,全力以赴拿出精品力作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书法家,我们应该站在更广阔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从事的事业,树立家国情怀,将历史、时代、祖国、人民连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用手中之笔写出时代精神,彰显时代风尚。在这两年抗疫、防疫,不便出门的特殊时期,我们更可以悉心读书、提升自我,认真创作、多出精品。今年春节后,我书写了《中华匠心》三万四千字的作品,日复一日,心无旁骛,临池不辍,内心充盈。我的《书法有法》也刚刚出了第34版。我的作品能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进一步坚定了我为人民创作的信心和决心,也给我带来莫大的喜悦和安慰。

    我们每一位同仁,都应该心怀“国之大者”,发扬大国工匠精神,凝神聚力、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以一笔一划、精益求精的严格要求,投入创作,耐心打磨、雕琢作品,时刻审视修正自己的观念,时刻将读书修身与时代希望、人民需求、未来追求紧密结合,努力奉献出自己的精品力作。

    让我们同心筑梦,乘势而上,共同迈入崭新征程,为祖国、为人民书写出新时代的壮美华章。

    李 昕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抓好主题创作  积极书写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开幕式上指出,要发挥文联系统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创新工作体系,广泛动员文艺工作者投身党的文艺事业,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书协要立足新时代,以主题创作为抓手,把方向正导向明取向,坚持“全国书协一盘棋”,上下联动、行业协同,组织动员广大书家为时代而书、为人民而写,形成出精品、出人才的良好局面。

    在“书写时代”中铸魂立根。主题创作是发挥书法记言录史功能,引导广大书家在实践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举措。通过理论研习、资料查阅、实地寻访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推动书法事业发展实践的内在动力。书家坚定人民立场,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在“书写时代”中守正创新。聚焦建党100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主题,精心组织创作,体现宏观全景叙事、微观人文表达的创作导向和浸入式感受、体验式书写、主题性创作的策展理念。书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与专家团互动严格内容选材、深入开掘思想、反复打磨文本、比选创作风格、适配展陈方式,既传承笔墨当随时代的文人情怀,又体现胸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担当,实现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观性统一。书家把提高质量作为作品生命线,以过硬扎实的专业功底提升作品精神力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文质兼美、雅正书风彰显时代正大气象。

    在“书写时代”中弘道养正。主题创作突显推动创作、推出精品、引领风尚,引导广大书家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书法讲好中国故事、凝聚时代奋进力量,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共同营造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

    书协将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凝聚广大书家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以翰墨抒发情感、用明德引领风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 丹

    中国书协副主席

    汲取精华,开拓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文艺界殷殷嘱托:“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认清传统长河流动的正脉,把握艺术发展规律的正途,坚持时代精神正大的气象。在此基础上,深研苦练,久久为功,努力创作出具有时代新风、艺术新面、思想新意的精品力作。

    中国书协即将举办的第九届全国篆刻展,主题便是“印宗秦汉”。秦汉是公认的中国篆刻艺术的第一座高峰。那种清新质朴、刚健浑厚的印风展现的正是一种正大气象,一种超迈的审美追求。所以“印宗秦汉”,就是坚持篆刻艺术的正源正道,就是要追本溯源,取精用宏,借古开今,体现的正是对“守正创新”精神的具体践行。

    守正创新,重点是“正”,关键是“新”。不“正”,就不能保证“新”的纯度和高度;而只有创新,才能显现出“守正”的终极意义与最高价值。我们首先要深入而持久的学习传统,汲取传统的养分,植牢传统的基因,这样才能树大根深,行稳致远。其次,要真正融入时代生活的洪流中去,完整感受和充分吸纳时代精神,并使其在作品中自然而真实的表现出来,让自己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与显著的时代印记。最后,在艺术创作中要能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作品不但有情怀,还要有风格,如吴昌硕的雄浑高古,齐白石的淋漓痛快,这也是艺术创新不可或缺的要素。

    李屹书记在十一次文代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勇于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也是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艺术创作上我们也要秉持这种精神,使我们的创作永远保有生机与活力。

    毛国典

    中国书协副主席

    继承传统是最好的保护

    时代创新是最好的发展

     

    我认为在谈创新之前必须要先谈继承,继承传统中的精华是每位书法追求者必须汲取的营养,这正像婴儿必须吮吸母乳一样,舍弃传统便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书法”二字。因此,习书者要有扎实深厚的书法根基的准备,也要有钟情淡泊、承载寂寞、苦习传统的志向,孙过庭《书谱》中云:“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味钟张之余烈,捐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有乖入木之术,无间临池之志”。赵孟頫能背临十三家书而毫厘不爽,可谓临书之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任何一位成功的书家,无不是把继承传统,扎牢基本功作为书法学习的重要方面。

    除了技法的继承,古代先贤还讲求书外之音,并作为书法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如文学的修养,人格的修养,名山大川的欣赏等等。作为今天之习书者,也当学习先贤,痛下功夫,夯实书法基础,这正是创新的前提和条件。

    再说创新,书法的演变发展到了晋唐,以晋代二王书法为代表的最高书法审美标准已经确立。因为法度的确立,书法的创新越来越难,纵观唐代以后的书法,虽然面貌纷呈,但就审美和技法来说,仍然没有脱离二王或唐代建立起来的法度。我认为要理性看待书法创新,继承传统并不代表创新没有可能,应在努力体现时代风貌中寻求创新的路径,但这绝不意味着与传统相脱离。我认为书法的创新可以指书法展陈形式的变化,例如重大主题展览的举办,尺幅巨大作品的出现;再如书法作品装裱样式的改变,从小尺幅轴裱到大尺幅板裱;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面对面手把手的面授到当下网络视频课,特别是防疫形式下,网络学习软硬件日臻成熟,书法学习方式多样化;创新书法理论,将传统书学理论与西方美学理论对比研究,延伸传统书法理论视角;创新书法载体,发展陶瓷书法、现代刻字等书法边缘学科。

    叶培贵

    中国书协副主席

    重建面向生活的书写

     

    201410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20211214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进一步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当代中国文艺活动指明了方向。 

    40多年来,书法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征程,走出了一条复兴之路,彻底改变了1905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而一度被边缘化的局面,全面融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但也存在逐渐步入脱离现实、自我封闭于笔墨之中的潜在危险。书法艺术工作者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走出书斋,走出展厅,走出笔墨小圈子,读万卷书以通文,浸淫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行万里路以切时,驰骋广阔激昂的社会天地,在感知历史的脉搏中厚德精艺,在感受时代的召唤中激浊扬清,在感悟江山的律动中强心健骨,在感念人民的心声中寄意凝情,继承好“文墨相资”“礼乐相发”等优良传统,发挥好记言录史、翼教弘文等独特功能,在中国书协“浸入式感受、体验式书写、主题性创作”理念的引领下,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活为面向、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艺术创作格局,从而在进一步强化书法艺术的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上更有所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焕发独特的楮墨馨香。

    代 跃

    中国书协副主席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努力谱写四川书法时代发展新篇章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全面提高协会履职能力,开创新时代四川书法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思路和举措。结合四川省书协工作谈几点看法:

    研究确立符合四川书法发展实际的指导思想:一是把握政策导向;二是在书法界开展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大讨论,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发展观;三是营造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的良好氛围,培育德艺双馨的书法家;四是研究怎样确立四川书法艺术在当代四川文艺发展中的地位及在全国书法发展中的位置。确立符合新时代四川书法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根植巴蜀人文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弘扬、坚持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等。确立四川书法发展新方向与工作新重点:发展方向上,一是追求书法艺术本体的繁荣与发展;二是创造四川书法发展的时代高峰,拥有完备的组织系统、先进的创作教育设备设施和创培基地,推出有影响的当代书法艺术精英,创作出一流的艺术精品,打造有影响的书法活动品牌;工作重点上,聚焦“服务与管理”狠下功夫,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实现团结引领、联络协调、行业自律与权益维护。

    为全省书法界提供政治服务,团结引领书法界听党话、跟党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为全省书法界提供业务服务;为全省书法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保障权益;建立一支积极健康的书法评论家队伍,提供评论服务;顺应时代发展,借助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创建新媒体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协会,为书法界提供新型服务;做好书法艺术与人民大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建立书法家专访、恳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走访,制定深入生活实践开展采风创作的工作计划,避免文艺惠民和志愿活动流于形式。  

    刘月卯

    中国书协副主席

    坚守人民立场,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书法艺术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恢弘的时代华章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作为书法艺术工作者,书写时代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会后,河北省书协迅速在全省书法界掀起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广大书法工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河北故事,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的筹办”三件大事倾情创作。河北省书协积极组织书法艺术工作者前往张家口、雄安新区采风,记录新时代发展成就,先后举办了“为冬奥喝彩 一起向未来河北省书法作品展和启航新征程 放歌新时代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成就书法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集中展出书法作品近300件,热忱描绘了为冬奥喝彩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热情讴歌了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奋斗之志,真诚书写了恢弘伟大的新时代新征程。在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积极组织送福进万家河北省书法文化惠民公益活动走进雄安新区榕东片区,为广大群众书写并赠送春联福字6000余幅。主题展览、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全省文艺界反响强烈,广受人民群众好评。

    坚守人民立场,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是书法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积极投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好书法创作,精心组织好文化惠民和志愿服务活动,凝心聚力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张 继

    中国书协副主席

    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我们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那些陈旧的表现形式和具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加以改进,并为其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激活其生命力。而创新性发展是要按照时代的进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给予补充、完善、拓展,以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忘过去才能开拓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有效创新。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多重挑战,面临一系列新的课题和新的任务。所以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更好地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为新时代一名书法艺术工作者,务必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精华,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出更多既反映时代审美追求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务必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标准和道德水平,弘扬正能量,激发进取心。务必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独辟蹊径、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要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要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和手法上下功夫,推动理念和技巧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使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衡量一个时代的艺术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才华和艺术贡献,最终也要看作品。我认为,如果拿不出强有力的作品,一切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张建会

    中国书协副主席

    增强文化自觉  坚守艺术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作为文艺工作思想指南,为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发展方向。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受时代精神的感召,书法工作者要用手中的笔书写我们身处的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书法艺术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总结传统的规律,并特别注意与时代生活和精神的对接,将崭新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融入到自已的创作中。

    身处新时代,无论是学习条件还是创作环境,是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我们应潜下心来,深入挖掘传统经典和意蕴,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为我们提供的广阔平台。紧跟时代步伐,感悟艺术的脉动,用书法的形式反映时代精神,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天津书协坚持政治站位和艺术引领并重,抓人才、出精品并举,充分发挥协会职能,书法事业不断健康积极发展。工作方式上,天津市书协14个工作委员会和天津市16个区书协组织,团结向上,协调联动,紧密配合。队伍建设上,共建青年书法创作基地,连续举办六期艺文兼备青年书法骨干作者培训班,请进来,走出去,青年人才的培养凸显成效。秉持职业操守,自觉遵守《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明德修身,弘扬正道。努力争做新时代先进文化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一次文代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中汲取前行的新动力,创作出无愧于反映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胜伟

    中国书协副主席

    紧扣时代脉搏,倡导正大书风

     

    书法界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担当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神圣使命?我认为大力倡导正大书风具有现实意义。

    “正”与“大”历来都是书法审美的主流方向,历史上产生的那些能够穿越时空让人常读常新的经典名作,无不具备正大审美品格。当今书法观念多元,部分作者对书法本体缺乏深入思考和准确把握,容易在创作实践中有失偏颇。靡弱、媚俗、沉湎于小情调的作品较为常见,粗鄙甚至怪诞、片面追求视觉冲击的书写也时有所见,身处新的时代书家要以真气弥满、正大磊落的书法体现时代气象和书法之美。

    一寸笔,一寸骨,一寸心。书法的本质属性告诉我们,书法是直指心灵的艺术。一个人的人格、学养、风神、情志,决定了其书法的品位和格局。正大书风是书法美学定位,也是书法的人文精神指向。书风欲正大,书家的内心必须做到正大。倡导正大书风,实质上是对书家在人格修养及文化修养上提出更高要求——这正是当下书家需要下大力气去追求的。

    有此认识,书法创作实践的方向和路径就清晰了。一个称职的书家,一要时刻关注时代,积极融于时代大潮之中,力争做时代风气引领者,笔下方能书写出正大之气;二要加强文化修养,践行先进文化,立足当下,放眼古今,书写出中华文化应有的厚度和高度;三要锻造自身,加强人格炼砺。艺术之路充满艰辛,但只要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加之以不懈努力,就会不断获得进步。胸中能存大义,笔下始有乾坤。书法艺术只有从表现小我的狭隘中走出来,把自已置身于宏大的时代场域之中,心胸才能变得开阔,志向才能变得高远,才能养成浩然之气,笔下作品才能显出正大气象,实现作品内外在品质的真正提升。

    顾亚龙 

    中国书协副主席

    明德修身弘道养正

    一一在追求德艺双馨中实现艺术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振奋人心,为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新时代文艺创作实践锚定了航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总书记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内心感触至深。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在厚重的齐鲁文化的滋养下,以明德修身、弘道养正,作为人生践行的理想,努力为书法事业繁荣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追求德艺双馨的过程中,成就人生价值。

    明德修身、弘道养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要求,是优秀中华美学崇高的精神旨归。新时代书法工作者要通过高尚的精神内涵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时代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明德修身、弘道养正,是新时代书法工作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文艺观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努力创作出更多满意的书法作品,讴歌社会主义新时代。

    明德修身、弘道养正,是新时代书法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核心要义。身为书法工作者,能为社会奉献出更多的精品佳作,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人生价值。我们要把弘扬时代精神作为艺术创作的落脚点,从为时代而书,为人民而书的实践中,实现德艺双馨,展现艺术人生。

    鄢福初

    中国书协副主席

    关于“书写时代”的感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五点希望,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书写时代”不仅是广大书法工作者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希望的重要主题,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议题。结合学习体会及湖南省书协工作谈三点感想。

    “书写时代”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风尚和人文精神。自1949年建国至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作为新时代的书法工作者,应站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潮头,以手中椽笔创作出内容奋发向上且气势正大恢弘的书法作品,书写出蕴涵社会主义新时代特有的人文精神。在今后的主题性展览中,湖南省将积极倡导广大书法工作者突出时代主题,打造精品力作。

    “书写时代”必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审美风范。中国书法美学思想的本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哲学根源,书法作品中的点画形质、结构空间、书写内容与形制应用都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湖南省书协与省书法院积极开展高层次学术讲座和书法理论学习,就是以落实“书写时代”这一主题为契机,使广大书法工作者不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拓宽胸襟,涵养气象,提升人生境界。

    “书写时代”必须立足时代发展需要,同步推进书法艺术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湖南省书协正式启动了“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特大文化艺术项目,力求将学术研究、艺术传播与人才培养同步推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号召,发掘和梳理我国简帛书法的艺术风格特征,培养从事简帛书法艺术研究和创作的书法专业人才,使从事简帛书法研究者和创作者真正做到学古而不泥古,让简帛书法艺术焕发出新的时代精神。

    潘善助

    中国书协副主席

    着力推动书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我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

    要有使命感。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数千年的绵延不绝,其实就是一代一代的书法先贤们呕心沥血地继承开拓的结晶。无论是钟王旭素,还是苏黄米董,无一不在做继承优秀书法传统基础上的革新,写出自我,开出新格,将传统书法一步步地引向深入和辉煌。当代正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书法工作者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向书法前辈学习,敬畏经典,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投身伟大的书法事业中。

    要开展学术研究。为什么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书法文化,原因就在于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物质条件,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当下,我们要对如何扬弃传统书法文化作出深入的学理分析。一切未经思考,就轻易地下结论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从历史出发,以辨证的视角,理出哪些应该传承发扬,哪些应该舍弃不用。怎样创造性转化,怎样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盲从、不蛮干。

    要融传统书法于当代生活。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书法的生存空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先办事必拿毛笔写字的实用性特征已荡然无存,书法传播高度依赖纸质与印刷的时代特征也已经被以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为主要载体的特征所取代。因此,传播传统书法文化要尽可能多地通过新媒体方式,更好地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之中,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感受到书法在构建当代人精神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和魅力,那么,就不愁书法文化得不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